用户名: 密码: 自动登录   注册用户忘记密码?
第一二零章 鹰潭山上孙澄音
作者:张采臣      更新:2022-04-10 14:58      字数:3358
热门推荐:
    山谷里的月色再美,也总有让人看腻了的时候,只是司天监的白衣少年还不知道,落在他身上的除了轻如薄纱的月光之外,还有数十道朝堂穿紫、显赫京都的大人物目光,如影随形般透过遥遥数千里山川河岳,从那座气象森严、光彩夺目的宫城灼灼而来。

    陈无双出京的事情如陈伯庸所料,不只瞒不过景祯皇帝,也瞒不过文武百官。从辞赋飘飘、书声郎朗的的国子监,到肃穆阴冷、风波诡谲的内廷,甚至十四州重兵把守的都督府,都或是猜测、或是推敲镇国公府此举的用意。

    大周东南沿海的江州境内修士门派不少,号称道家祖庭的鹰潭山就在其中,跟大周不同,前朝的历代国师都是出于此派。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,太祖李向起兵逐鹿中原时,鹰潭山众道士尽忠前朝,被当时势大的白马禅寺打压得一蹶不振,大周建国后封山三百年不许弟子下山,逐渐沦为比青州太玄剑宗还稍有不如的二流宗门,千年之间默默无闻连香客也没有多少,几乎要被世人忘却。

    鹰潭山半腰处一座道观里,年逾七旬的江州都督恭恭敬敬给三清神像上了香,而后背着双手站了良久,才出声对身后站着的年轻人道:“澄音啊,敬廷信上说的事情,你怎么看?”按照大周朝廷的惯例,十四州都督最多到六十岁就得上折子告老,求个爵位颐养天年,可江州都督孙明哲不一样,他的女儿是景祯皇帝的贵妃、六皇子李敬廷的生母,所以宁可不要爵位,直到现在也还把持着一州大权。

    站在身后六尺开外的孙澄音是他的长孙,论辈分的话是贵妃娘娘的娘家侄儿,在江州的地位几乎比李敬廷在京都的地位还要高些。穿着一身华贵黑袍、腰间明晃晃一条羊脂玉带的年轻人相貌极为不凡,身高七尺、面如冠玉,鼻梁高挺如山脊,浓眉下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,而且在东南一代深负才名,其五岁作诗、七岁成文的事迹在大周朝堂上也是众所周知。

    只是可惜,孙澄音似乎无意在官场上一展抱负,反而更愿意做个风流修士,甚至陛下先后两次下诏唤他入京为官,都被年轻人以病重为借口躲了过去。他抬眼看了看端坐在前面的三清神像,没来由轻声一笑,道:“爷爷,表兄的信我看了两遍,且不论写的是什么,字里行间满都是急切之意。”

    孙明哲转过身来没有看他,却道:“你是旁观者清。敬廷身在京都,自然更能感受到朝堂上的风往哪边吹,那些紫衣佩玉的穷酸学究蝇营狗苟无非也是求个子孙富贵,眼下雍州、南疆都有了不寻常的迹象,你表兄只怕是觉得到了我们孙家该出手的时候。”

    孙澄音点点头,骤然放出灵识将祖孙二人所处的房间笼罩起来,“我师父闭关之前曾有交代,说大周一千三百多年的气运逐年衰弱,到现在万里江山尽可视作纸糊泥塑,高坐龙椅的李家跟司天监陈家也不外如是。孙儿以为,表兄那边不如搪塞过去就是,爷爷还是该考虑自家的前程。”

    久居高位的江州都督闻言勃然大怒,冷哼道:“放肆!你姑母贵为皇妃,孙家的这场富贵都是由此而来,你敢有不臣之心?”外人只知道孙澄音少有才名,所作诗词遍传天下,可苏明哲却记得他早在十几年前刚读书修行不久,就曾站在鹰潭山顶指着北方说过一句,他日若遂凌云志,敢笑李向不丈夫。

    这句与谋反无异的诗要是传扬出去,孙家多年来所做的一切努力只怕顷刻间就会付诸流水,因此孙明哲才不许他入朝为官,将他赶出都督府住在鹰潭山上修身养性。孙澄音被当面斥责,脸上却没有一丝紧张惶恐,反而笑意更盛道:“爷爷老了,这回竟然没看出来,孙儿已然晋升四境。我师父这次闭关,就是摸到了陈家先祖当年布下的那座阵法之端倪,南疆、漠北,且由得他们闹去,这山上供奉的可不只是区区几尊神像。”

    孙明哲眼神里的惊讶毫不掩饰,定定地看了面前既熟悉又陌生的长孙好一会儿。十四州都督都是正三品的武将官衔,他也是个三境修士,自然明白能达到四境修为是多难的事情,就算越秀剑阁这种雄踞一方、传承数千年的门派,想要培养出不到二十岁的四境修士也难如登天,可十九岁的孙澄音在鹰潭山住了不到十年,竟然从一境二品跃升到这种地步,实在是难以想象。

    而且,孙澄音短短几句话里让这位老于世故、掌权数十年的江州第一人连番震惊了数次。大周开国时司天监曾奉旨在十四州疆域设下一座神秘阵法的事,孙家早就从贵妃娘娘口中得知过,出乎意料的是这被皇室跟陈家瞒了天下一千多年的隐秘,竟然被鹰潭山的掌教找到了线索,如果自幼就胸有大志的年轻人所言不虚,那位闭关的老道士或许已经有了不小的把握。

    至于山上供奉的不只是几尊神像,孙明哲不敢往深处再想,这些事不管是真是假,都不是一个风烛残年的三境修士可以去试探的,“你师父···他怎么说?”

    孙澄音转头看了眼门外破旧不堪、缺瓦少砖的建筑,轻声道:“他老人家说,房子旧了就该拆了重建才能遮风挡雨,鹰潭山上的亭台楼阁可有上千年之久没有余力修缮了,不破不立,不是坏事。”

    孙明哲脑中轰然一声巨响,木然听着孙澄音再开口道:“世间万物都不可能一成不变,而今的气运之争大抵就是修士之争。最多两年,孙儿就有把握踏足五境,再得鹰潭山积蓄千年的底蕴,迈上十二品也有希望,到那时候,司天监跟白马禅寺又算得了什么。”

    良久,孙明哲才一口将堵在咽喉的情绪叹了出去,“澄音,还记不记得你十一岁那年,老夫上山来看你正赶上大雨的事情?”孙澄音点点头,那年夏至之后的第二天,他将鹰潭山供奉的一尊泥塑元始天尊神像一脚踹下神龛,摔得身首分离、七零八碎,险些被怒气滔天的一众道士赶下山去。

    江州都督府得到消息后,孙明哲冒着大雨亲自上山来给孙儿求情,那位少有人知、常年闭关不出的掌教出来见了面,却很是欣喜地说,这调皮小子跟道家缘分不浅,不只没有只字片语的斥责,反倒收了他当关门弟子,同吃同住地谆谆教导了数年,因此孙澄音在鹰潭山的辈分极高,不少年长的道士见了他都得称呼一声小师叔。

    “怎么不记得,孙儿就是那时因祸得福的。”孙澄音回忆着道:“小时候总觉得那尊泥像看我的眼神好像活人一样,让人从心底就不踏实,忍无可忍才出此下策,一脚踹倒摔碎了干净。只是后来的事我也很是意外,师父这些年对我视如己出,多少有些不合常理。”

    孙明哲点点头走出门外,四处打量着空无一人的小小一座院落,“当年你师父跟老夫说的也是不破不立,那尊元始天尊泥像摔毁的瞬间,他曾在后山亲眼看见云层翻涌幻化为汹涌紫气,雷声中恍若有龙吟。”

    喜怒不形于色的孙澄音愕然失神,这件事他从来都没听师父提起过。孙明哲摆摆手就要寻路下山去,道:“你给敬廷回一封信吧,就说老夫麾下为大周兵卒,不可同室操戈。明日我就亲自写一封信给杨之清,江州所属不会掺和皇子夺嫡的破事。澄音呐,爷爷老了,孙家的路怎么走,你且好自为之。”
其他人都在看什么: